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,其特征为急性经过、高热稽留、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、梗塞和坏死等变化。该病原属于黄病毒科,瘟病毒属中的猪瘟病毒。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,在尿及血液中和腐败尸体中能活2-3天,骨髓中能活15天,78℃的温度下要1小时才能致死,日光直射9小时仍不能杀死,在腌猪肉中能活80天。冬季严寒对病毒没有影响。升汞、石炭酸等杀灭病毒的效力不大,而2%氢氧化钠(火碱)、5%石灰乳及5%漂白粉等药液均能杀死病毒。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消毒用品是含有1-2%氢氧化钠的5%石灰乳。本病仅发生于猪,野猪也易感染,其他动物有抵抗力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猪不分年龄、大小、性别都能感染。接触病猪的人、畜、禽、昆虫、工具、车辆、饮水、饲料等都能传播此病。
(1)诊断要点
(症状) 本病主要由消化道感染。潜伏期平均约7天,短的2天,长的达21天。
①急性:常见于流行初期,发病较快,病猪突然发热,体温升高到40-41℃左右,但精神和食欲还不出现异常。高热常稽留至垂死期才急剧下降,往往没有显著症状而突然死亡。有的病猪在体温上升后,即停止吃食,眼结膜发炎,有脓性分泌物流出。开始发病时粪便干硬如栗状,附有血液和粘液,以后出现腹泻。病猪极度衰弱,后肢无力,皮肤上出现小出血点。通常在发病后4-7天死亡,死亡率达90-95%。
②亚急性:是常见的一种病型。体温在40-41℃左右。结膜发炎;有脓性分泌物。口腔粘膜发炎,有假膜,呈灰白色或黄色的附着物。病猪常于喂料时跑至食槽前,但稍吃几口即离开,钻入垫草,寒战,行走时摇摆,容易倒下。发病初期粪便闭结或成黑色干粪,病的后期下痢或粪中带血。在腹部、两耳、四肢内侧皮肤有点状或弥漫状出血斑点。病猪迅速消瘦和衰弱有时突然倒地出现痉挛等症状。病程7—10天,也可到2-3周。亚急性者常并发猪肺疫或猪副伤寒。
⑧慢性:急性和亚急性的病猪如果不死,往往转为慢性。体温升高不明显,或不升高。食欲不定,大多是便泌和下痢周期性、交替发生。病猪消瘦衰竭,步态不稳。患过慢性猪瘟的小猪往往发育不良而成为"僵猪"。
近年来,国内外还见有一种所谓温和型猪瘟,是由毒力较弱的病毒株引起的。症状、病变不典型,发病率和病死率低,死亡的多为仔猪,较大的猪一般能耐过。这种病毒株连续通过易感猪后,毒力能增强,症状也典型和使病猪高度死亡。(割检) 急性的病猪由于突然死亡,剖检常无显著病理变化,或仅可看到粘膜充血或小点出血,肾小点出血及淋巴结轻度肿胀。亚急性的剖检多呈出血性病变。眼角有脓样分泌物,肛门处附有粪便,皮肤苍白色,上有大小不同的出血点和斑,口腔粘膜有出血点,有时可见溃疡,上附灰白色或黄色的假膜。胃出血性有出血点,有时可见溃疡,上附灰白色或黄色的假膜。胃出血性炎,回盲瓣和结肠上段部分出血坏死或有钮扣状溃疡,直肠粘膜有出血点,有时有溃疡。全身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呈大理石状。胆囊粘膜有出血点及溃疡。脏器边缘有红色针尖状出血点,有时有楔状梗塞。心脏内外膜、喉、膀胱有小点出血。肾脏苍白色,并有小点出血,慢性的除具有急性、亚急性的病变外,最显著的是大肠粘膜,特别是回盲瓣附近有钮扣状溃疡。
(2)防制措施:对猪瘟应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。饲养场的猪只进出都应严格检疫,做好饲养、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。定期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。由于这种疫苗产生免疫力较快,也无不良反应,在已发生猪瘟的猪场内的健康猪、以及周围受传染威胁的猪只,都可用这种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。发病猪场宜作好消毒工作,病猪严格隔离饲养,对其余猪只加强观察。有可疑时应检测体温,如有体温升高者,及时采取隔离、消毒等必要措施。病猪的粪、尿须集中贮放经发酵消毒后使用。有的猪发病后能耐过不死,但可能带毒,病愈后不能并入健康猪群。 (文章仅供参考)
|